虽然是“隐隐林峦,小小仙家。楼外白云,窗前翠竹。”可是张可久说:“春色无多,开到蔷薇,落尽梨花。”今天已是夏历三月初一,时序已进入暮春。丘希范《与陈伯之书》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昔,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暮春触发人们感慨万端。为甚么感慨不在孟、仲之春,却独在于“暮”?刘禹锡说:“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目睹落花飞絮,宁不伤情?不但伤情,还要落泪。吴文英正是“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的善感之人。
伤春的还有白居易,他的《春尽宴罢感事独吟》写道:“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闲闻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原诗作者题下注:“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开成是唐文宗李昂年号。当时诗人年老多病,亦已遣走了人称“杨柳”,能歌善舞的家妓樊素。有诗云:“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如今家宴,客散席空,唯有独自将门掩上。此情此景,其“感事”,感的是“春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的感触尤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忧国忧民的诗人,在忧伤中仍抱积极态度,奉劝他心目中的“美人”,趁年富力强,抛弃污秽:“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他愿意“行先、死先”,在前面引路。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