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站点地图 | 收藏本站
浏览量

在徘徊中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二)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9-24

  为增强全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科右中旗融媒体中心以朗读的形式用声音传递党的百年历程,现推出《党史天天听》栏目,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这是《中国简史》的第六章,这期主要介绍了在徘徊中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二)。

  在徘徊中前进和线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宣告“”结束,重申党的根本任务是要在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大会仍然肯定“”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没有能够从根本上纠正“”的错误。大会新产生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为主席,、、、为副主席。

  在“”结束后的两年间,党和国家工作有所前进,一些领域的拨乱反正已经开始,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和外交工作也有所恢复和发展。人们急切地期待着党和国家迅速摆脱困境,迈开大步前进。但是,由于“”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加上受到“两个凡是”的限制,拨乱反正每往前一步都十分艰难,党和国家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种状况引起党内党外许多人的思考: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的指示?判定历史实践的是非标准到底是什么?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的争论。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实践是检验线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文章鲜明地提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对“”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这篇文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关键时刻,给予及时而有力的支持。1978年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着重阐述了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批评有些人在对待和思想问题上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态度,号召“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在的领导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展开。中央及省级报刊共刊登讨论文章650多篇,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滚滚大潮。

  粉碎“”后,中国对外交往迅速扩大,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走出国门了解外部世界。他们无不痛切地感受到,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多了!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差距太大了!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加快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问题提上日程。通过改革开放加快中国发展步伐的总体思路开始形成。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在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的务虚会上,许多部门负责人提出改革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建议。9月下旬,全国计划会议又提出,经济工作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一是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把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从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政策上来。

  1978年9月,视察东北三省。他反复强调,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好一些。他还提出,揭批“”的群众运动要适时结束,转入正常工作,从而提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主张。这为随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16 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

备案号:豫ICP备11024441号-16